激情无悔——记实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激情无悔——记实
重走西部—背出来的铁路
作者:admin 时间:2009-07-22 浏览数:0
陈刚/文
同志们哟,加油干啰
胸怀全球挑重担哟,
敢把机器背上山哟
备战备荒为人民哟
铁路工人意志坚哟
早日打通成昆线哟
同志们哟,加油干啰
……
这是60年代在修建成昆铁路时铁路工人编唱的一首号子,按照号子的节凑和表现的意像,还原当时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十几个面带棕色满头大汗的中年汉子,拄着木棍,背扛肩挑着一个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的机械(也可能是一些比较重的钢材),带头一个嘴里有节凑喊着这首号子,大家伙就嘿哟!嘿哟!一步一步地向山坡上挪动,将施工设备和物资材料运输到崇山峻岭之中。
成昆铁路跨金沙江段是一个重要控制性工程,这一带山势险峻,高入云端,江水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江水在怪石突兀的峡谷中左冲右突,像一头脱困的巨兽,怒吼惊天动地。这里是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堑。红军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在激流中前进,抢渡金沙江,保证了红军大部队渡过金沙江,逃脱了敌人的追阻。
修建成昆,再次走到这里,摆在筑路大军面前的条件依然险峻。他们开赴到这里,几乎没有路了。有的只是一些崎岖的羊肠小道,多的是高山深谷,陡壁悬崖,树木丛生,还时有山虫林兽,施工条件极其艰苦,还有七到九级的地震区。国外建筑专家把这里称为铁路禁区。
上面的那段号子就是五处筑路大军开赴到这里,将机械搬运上山时编唱的。他们在江边沙滩上搭起草棚,在荒山深谷里砌石垒灶,沿着羊肠小道黑哟!黑哟!地将一件件机械设备和材料搬运到山坡上,在高山顶上修起悬空的施工便桥,加起运输索道。通往工地的公路便道没有修通,们们就肩挑人抬,水运马驮,把大批机械、材料搬到隧道口、桥墩旁。大型点的机械搬不动,就把它“化整为零”,拆成小部件,一件件抬上人迹罕至的高山。更让感动的是,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兄弟姐妹们,热情支援铁路建设,帮助铁路工人队伍顺着悬崖峭壁,在崎岖的山林里搬运物资,扛米搬柴。
金沙江水道被称为水上通道,如果能变害为利,利用金沙江水道运送物资,将大大减少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当年,凭着七条小木船帮助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杨成顺杨大爷今天再次和筑路大军一起并肩作战,他长期在金沙江上摆渡,熟悉水况和周边环境,尽管他已60多,但为了支援铁路建设他毅然带着他的子孙们在巨浪翻滚的金沙江里,不惧急流险滩、暗礁巨石,挥舞着船桨在金沙江上开辟出一条新的运输航道,帮助运输器材,从渡口到隧道。
运输是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样,给身上的各个部位输送需要的营养。运输跟不上,工程建设无法开展。修建成昆铁路是60到70年代之间,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像现在的大卡车、起重机等搬运机械,几乎全靠铁路工人人力搬运。老一辈的筑路工人们正是靠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用接近于最原始的方法,肩挑背扛,一步一个脚印把铁路“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