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悔——记实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激情无悔——记实
重走西部—成昆铁路与彝族人民
作者:admin 时间:2009-07-23 浏览数:0
周贵军/文
修筑成昆铁路前,5000余名工程地质勘测人员在成都与昆明之间长达1000多公里,宽约200公里的广阔地带开始了选线勘探工作,很快提出了三条方案。
东线:从内江起,经自贡、宜宾、彝良、威宁到昆明,长约889公里。
中线: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宜宾、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长约810公里。
西线: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峨边、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长约1167公里。
这三条线路中,东线和中线的长度较短,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构造也比较简单,而西线的自然条件极其复杂,但由于沿线70%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一旦修通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成昆铁路穿越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彝族人为主,其中地势最为险峻、彝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当属凉山州。为了建设成昆铁路,中铁二局将机关迁到了凉山州的甘洛县。
1958年刚开始修筑成昆铁路的时候,凉山还十分的落后,相当的贫穷,饥饿、疾病从未停止过对彝族人的侵略。彝族人大多居住在陡峭的山上,下山、上山都是攀援石壁
中铁二局一边修筑成昆铁路,一边帮助彝族人修建下山的便道,在峭壁处搭设楼梯。
为了丰富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工程队经常在晚上放映电影,在非常落后、与世隔绝的凉山地区,看电影比过节还热闹不管是铁路工人还是彝族人,一旦知道要看电影,都异常兴奋。彝族人第一次看到工程队在放映电影的时候,不敢接近,不知道荧幕上怎么突然就出现了人影,还有声音,既感到好奇,又十分的害怕,于是躲在最后面悄悄观看,后来发现工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笑声,也没出现“电影”伤人的事情,因此,彝族人就此接受了电影。
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凉山地区,彝族人刚开始把铁路工人当成了侵犯他们的敌人,曾经有一支成昆线的勘测队伍在山里驻扎,队员上山勘探,留了一名队员在营地看守仪器。大家回来的时候,发现留守队员倒在钻井机旁,头颅被砍掉,帐篷里的两支枪不翼而飞。工程队利用空余时间,上山为彝族人看病、理发,加强汉族与彝族人民的交流沟通。渐渐地,彝族同胞感受到了铁路工人为他们带去的关怀和温暖,纷纷以实际行动向工人们表达感激之情,送农产品、送鸡蛋……
成昆铁路修通后,不仅为彝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现代技术,还将彝族人民种植的农副产品运出了山区。成昆铁路建成后为彝族人带去两大最显著的、引以自豪的成果,分别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和攀枝花钢铁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昆铁路已经不能满足彝族聚居区农产品和矿产的运输,1970年建成的成昆铁路是西南地区的铁路大动脉,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铁路的设计建设标准偏低,已经难以适应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凉山地区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今年两会期间,从北京和成都传出了令彝族人民振奋的消息——成昆铁路复线将在年内开工建设,设计时速200公里,走向与成昆线基本一致,成昆复线修好后,凉山到成都和昆明均只需两个半小时,且客货分流,困扰彝族人民的运输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