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悔——记实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激情无悔——记实
占领新市场 走进新领域
作者:admin 时间:2003-09-24 浏览数:0
记者张长明 通讯员格林、勾黔勇
五公司项目部担任的青海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场垣至平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合同段底基层摊铺4月20日胜利结束,为马平高速公路7月1日通车和迎接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奠定了基础。马平高速公路填补了中铁二局从未施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空白。这标志着中铁二局又开辟了新的施工领域。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这就是五公司马平高速公路建设者的风采。
闯 关
面对全国建筑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铁路施工企业在铁路施工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少的不利局面,五公司高层领导的危机意识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他们意识到,必须开辟新的领域,占领新的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去年初,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基鑫亲自主持青海第一条高速公路兰州西宁高速公路马场垣至平安段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投标,经过激烈争夺,和青海当地一个施工单位合作,一举夺得了马平高速公路B合同段的施工权。五公司原本的初衷是想通过合作,尽快掌握中铁二局从未施工过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又事与愿违,当五公司马平高速公路项目部去年3月8日中标4月10日进场,准备同当地那家施工单位合作施工的时候,出于多种原因,别人又突然提出退出合作。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五公司领导重新调整思路,调配精兵强将,投入近2000万元,购买沥青拌和楼及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专用设备,在人、财、物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并要求项目部在这个新的领域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项目部经理邓宗康、党支部书记、副经理许勇、总工程师李维学等一起合计,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这个新的领域,中铁二局范围内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地进行摸索---
攻 关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为30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组成,其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自下而上共三层又分为三次摊铺,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为五次摊铺。对从未干过该类工程的人来说,处处未知数,步步都艰难。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先做了一段试验段,如果试验成功就照此办理。现在大家都还记得去年7月11日那个刻骨铭心的傍晚,当天大家到别的单位参观学习回来,在试验段探铺了100米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下午5时员工们高高兴兴地回到驻地准备热烈地庆祝一番,正当大家端起饭碗时,监理突然来电话说,你们探铺的试验段不合格,必须推倒从来,理由是石子大小搭配不对,离析严重,平整度不好。消息一传开,大家犹如五雷轰顶,不少员工流出了痛苦的泪水。当晚领导和许多员工根本没有心思端起饭碗,自发地来到实验段分析原因。项目部为此专门开了三次会义,从进料、拌和、装车、摊铺等几个环节总结失误的原因。进料、拌和都无问题,结果从装车和摊铺上发现了问题。7月23日进行第二次摊铺时,他们将原来的一台摊铺机增加到两台,把14吨的旧压路机改为18吨的新压路机,摊铺出来的效果果然不同,得到了监理的认可。项目部终于在摸索中迈入了摊铺的门坎,就这样循序渐进,摊铺的效果一段更比一段好。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最难的还是沥青混凝土的拌和与摊铺。它和混凝土路面不同,水泥多一点少一点当时摊铺不会发生多大的问题;沥青混凝土就截然不同,沥青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容易出现花白石,多了会出现涌包跑油的现象。对从未干过的人来说,很不容易掌握好油与石的比例,开初摊铺的几段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沥青的比例不是多就是少,总是达不到设计要求,更谈不上形象进度,再加上将原来今年8月30日的工期提前到6月30日完成,业主非常着急,他们提出,如果拌和楼技术过不了关,就请拆了运回厂家更换一套新的拌和楼。谈何容易,价值700多万元的拌和楼光装大型货柜汽车就要40多辆,来回拆装再运到江苏厂家,没有两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行。
为攻克技术难关,五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工程师郜小群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专门在现场用10天时间对油石比、沥青配合比进行试验攻关,并把拌和楼厂家的技术人员和领导请到现场共同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在热料进料泵和拌和程序上有问题,于是他们对沥青从进油到拌缸、拌和、计量上不断修正、调整程序,终于攻克了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配合比的技术难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要做好每道工序,不可忽视每个细节,最重要的是认真认真很认真;技术可以学到,经验可以积累,重视技术培训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保证的根本。开始在摊铺前,项目部对如何摊铺、用单轮还是双轮的几台压路机、碾压几次等都是一片空白。为让大家尽快入门,五公司还利用去年冬休时间在德阳专门培训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人员,请有经验的专家来讲课,让施工人员尽快掌握摊铺技能。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请进来、走出去,边干边学,组织员工到其他合同段参观学习,用别人的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渐掌握了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技术,最高时一天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达到1.7公里。为完成B 合同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奠定了基础。
马平高速公路所在的青海省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之中只有夏天和冬天,且早晚温差在摄氏20度上下,按规定低于5摄氏度就不能摊铺。为保证沥青混凝土在摊铺时的温度在15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之间,项目部在沥青混凝土运出拌和楼时,在运料车上加盖保暖设施,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在摊铺时不低于150摄氏度。
过 关
沥青混凝土路面接头看起简单做起难,头天与第二天的接头开始不高就低,总是不理想,接头达不到水平标准。项目部便组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接头进行QC攻关,从项目部领导到领工员都蹲在现场观察琢磨,通过碾压组合的调整,把新铺的接头少铺5毫米,终于成功地解决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接头不平整的难题。业主代表在检查工作时说,中铁二局施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接头质量,在马平高速公路五个路面工程施工单位中是名列前茅的。
项目部承担的马平高速公路B合同段处在峡谷之中,桥隧密集,有的两个隧道之间的摊铺距离仅仅2米,全线8个隧道都在B 合同段,给摊铺造成许多困难,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由于超宽,进出隧道都得进行拆装,一拆一装最少一天。针对路基施工单位交出路基比计划晚两个月和工期提前两个月,实际缩短工期四个月的具体情况,项目部经理、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副经理等都把行李搬到施工现场,住四个人一间房的上下铺,为抢工期和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赢得了时间。在项目部最困难的时候,五公司党委书记朱保胜、副总经理蒋光全、党委副记唐嗣国、总会计师罗建等领导都到现场帮助指导,为闯入施工新领域的员工鼓劲打气,为大家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增添了信心。
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在开工前就成立了由项目部经理邓宗康担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李维学、项目副经理许勇任副组长、项目副总工程师林泓志和赵小明、质检工程师李德文、实验室主任王建、测量工程师付艳军、路面工程师陈浩伟、材料主管刘长清、机械主管雷命成任组员的创优领导小组,制定创优规划。要求大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组织施工,确保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质量。项目部领导还实行工序分头负责制,各管一头,各负一责,以保证本施工项目达到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在中心试验室的指导下,他们还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标准建立了工地试验室,严格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的试验标准和规程对各种路面工程所虽材料进行试验。
我们在项目部的试验室看到,按照规定在对每100米的路面工程进行钻孔取样试验报告中,设计规定的密实度是96%,而五公司项目部施工的路面工程取样检验结果是平均密实度达到97.5%,最高的密实度达到了98.6%,超过了设计标准。
通过青海马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培养了一批该类工程的专门人才和管理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