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悔——记实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激情无悔——记实
“现场管理就是要敢管善理”!
作者:admin 时间:2009-08-06 浏览数:0
—记昆明东二环项目领工员李志勇
|
李志勇,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真有些不相信他就是把一个倒数第一的作业队带成领头羊的领工员。
李志勇1992年参加工作时只有16岁,18年的现场的摔打,使他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只要他在现场一站,哪里的质量安全、管理调度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2009年2月,李志勇从京沪高铁项目调到昆明东二环项目担任领工员。当时施工大树营立交桥20—33#跨的工人们没有干过这种桥梁施工,导致工序混乱,进度严重滞后,比该项目的其他作业队整整滞后了20天的进度!20天啊,对于这个工期只有220天的项目来说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项目决定,派李志勇去指导和督促这个作业队,希望用他灵活善变的管理方式,扭转施工上的被动局。李志勇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该队施工的这段工程双线全长682米,有7400方的混凝土灌注任务,是大树营立交桥中工程量最大的一段,能否扭转其颓势,将直接影响到9.30的通车目标。李志勇看了工地,拿着图纸到作业队伍分析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查找工期滞后的原因,并按项目部部署将工期倒排,时间卡死,责任落实。李志勇当然知道,落实主要是靠作业队伍齐心协力,而建立双方的互信关系就成为实施管理的中心环节。他一不吵,二不骂,靠自已厚道务实、认真负责的人格魅力在作业队工人中树起了很高的威信。在施工中,作业队发现图纸上的设计与现场实际有出入,他没有轻率地否认他们的意见,而是研究图纸并与现场比对,发现确实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于是,他与工程部的同志和监理、设计商议论证,采纳了作业队的建议,对设计作了变更。
大树营立交桥的钢绞线工序在工期特紧的状况下,成为制约进度的瓶颈。因为在每一联梁都要把15根长117米的钢绞线一根一根地穿进波纹管,费时费力又费神,李志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如果能够把15根钢绞线一次就全部穿进去那要节约时间啊!”他反复琢磨、演示,终于发现可以先在波纹管里穿上铁丝,通过铁丝把钢丝绳牵引出来;再把15根一组的钢丝绳绑扎好,将其前端焊接形成一个锥型;最后通过吊车拉动钢丝绳把一组一组的钢绞线一次性穿进波纹管。这样,使原来施工一联要7天时间,现在只需一天半就可以完成。以往的骨架施工都是采用在桥面或者地面粗加工,再到桥面进行截取、焊接,即占场地,功效又低,加工完成一跨的骨架施工要4天时间。现在李志勇利用不影响其它工序正常施工的闲散劳动力,采取在地面加工成型,只需用一天时间吊装、安装就可以了。
谁都知道“熟能生巧”这句话,可是具体实践起来又大相径庭。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使他知道,工人们如果能够重复做同一个工作,不仅可以熟练工人的作业技巧,更可以提高效率。于是,李志勇将作业队的工序分为支架搭设、底模安装、钢筋绑扎三个类似流水作业的层次,把工人也分成对应的三个组,每个组的工人都安排在相对固定的工序岗位上。这样以每跨为单位,循环作业,流水推进,工人越做越顺手,工效速度的优势一下就体现出来了,使每联的作业时间从45天缩短为35天。
李志勇将现场工人视为兄弟,不仅管质量安全进度,而且还管起居生活。大树营立交桥的匝道高达35m,距220千伏的高压电线最近的只有4米。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李志勇在进行高压线下施工安全交底的同时,要求作业队必须装上防护网,确保万无一失。由于工期特紧加班难免,李志勇要求作业工人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而且中午要有一定的午休,轮流加班,不得持续作业。夏天,在农民工的桶装饮用水中放防暑的药;大战期间,要求队里要提高伙食质量。从而赢得了作业队工人的信任,有话找他倾诉,有事找他商量,有问题找他解决,他成了作业队的“好管家”、“知心人”。李志勇的和谐管理,在短短几个月内,使自己分管的作业队伍在全项目的7支队伍中,异军突起,把后队变成了先锋队。
李志勇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现场管理中,全然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家庭。自项目开工以来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好不容易孩子放了假和妻子到工地探亲,他没有陪他们去领略过春城的繁华,即使是离项目部只有5分钟路程的公园都也没有带孩子去过。“有一次晚饭后下定决心去,可是公园已经关门了,心里真是……”,说道这里,老李眼中溢露出深深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