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村色浅——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烟村色浅——散文
重温峥嵘岁月 铭记时代责任
作者:admin 时间:2019-06-05 浏览数:0
观中铁二局“成昆魂”——成昆铁路档案展有感
涂国超
涂国超
“铁路修到了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炸开了高山架起了桥,一条铁路通到了我们家。卡沙沙,卡沙沙,修路的大哥卡沙沙”。60多年前,当中铁二局的“修路大哥”高举“开路先锋”旗帜,为修筑成昆铁路而浩浩荡荡地开进四川大凉山时,当地彝族人民深怀感激感谢,唱出了这首经典的《卡沙沙》。
今年的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2个国际档案日。为开展好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铁二局举办了“成昆魂”——成昆铁路档案展,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以“进军成昆”“艰难岁月”“成昆丰碑”三个主题,真实再现了五十多年前中铁二局员工修筑成昆铁路的那段“峥嵘岁月”。歌曲中提到的铁路就是由中铁二局老一辈员工通过“肩挑背扛”的方式修筑起的堪称“世界筑路奇迹”的成昆铁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成昆铁路自四川省成都市至云南省昆明市,北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是我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干线,全长1100公里,沿线山陡,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一度被外国专家断言为“筑路禁区”。全线修建各种桥梁991座、隧道427座,总延长达433.7km,占线路长度的40%;在桥隧密集的一些地段,桥长度竟占线路长度的80%以上。在参建过程中,老一辈开路先锋们“白云缠腰浪作伴,披星戴月把桥建”。为跨越大河急流、宽谷深沟和避开不良地质,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的桥跨、各种类型的结构形式和基础,成功建成了当时全国铁路同类桥跨最大的石拱桥;老一辈开路先锋们“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机钻开隧洞来”,成功克服了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工期紧迫等困难,建成了当时我国通车铁路隧道最多、占线路总长百分比最大的一条干线。
历“十二载风雨”,铁路终成,过“千万人辛苦”,精神永传。就是这样一条号称“不可能修筑”的铁路,老一辈开路先锋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胆识和智慧,成功征服了自然。成昆铁路是有“灵魂”的,多少人在这里挥洒汗水,多少人在这里艰苦奋斗,是他们的双手推动着列车的前行;是他们的脊梁扛起了二局的发展;是他们的灵魂铸就了二局“开路先锋”的精神,时至今日,那些人,那些故事依然在流传,依然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看今朝,成昆精神留。
档案是历史最好的记录者,它记录着“开路先锋”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档案是历史最好的传承者,它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传承的精神内涵。到今天,我们的科技水平在不断进步、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虽然我们告别了过去“肩挑背扛”的时代,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保障,但是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我们依然要传承,这是历史档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铁二局组织的这次“成昆魂”——成昆铁路档案展,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的光辉,担负未来的重任”,激发职工群众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继续发扬老一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改革攻坚,推进中铁二局的本质优良发展。具体来说: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老一辈革命精神不能丢,要对“成昆精神”等老一辈的思想结晶进行总结,并在公司进行广泛传承教育;我们要创新宣贯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档案展览、实地观摩、网络宣传等多种措施,切实提升宣传教育效果;我们要强化层级落实,确保宣贯面覆盖全公司,这一类精神的宣贯不能是“阳春白雪”,更要做到“下里巴人”,要强化层级落实,切实把成昆铁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守实于、创新争先”的精神内涵传达至每一个员工心中;我们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发掘新时代的“成昆精神”。我们不光要做好成昆铁路精神宣传教育,我们更要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积极发掘、拓展、延伸我们这个时代的“成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