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村色浅——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烟村色浅——散文
旅途 之 胡公大帝
作者:admin 时间:2003-11-03 浏览数:0
作者:苍桑
三里的龙形街,转眼到了头,胡公庙里堆满了木料杂物,弥漫着一股陈腐气。神坛依然立着,胡公依然坐着香火依然点着,旁边守着一位老太太,再没有其他香客。
老太太见我们进来,赶忙从香案上拿下一个桔子,递过来,一面说着我听不懂的台州话,大概内容是:“吃吧,吃了就乖了。”
还没吃,木头就乖了,她跟我使眼色,我掏出一张十元的钱,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没推辞。我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面的胡公,胡公也没什么反应。他威严的表情和僵直的身姿,在这杂乱得有如窝棚的空间里,显得有些滑稽。象一个衣冠楚楚的相公,来到了贫民窟。
一片寂寞中,忽然想起方岩的胡公庙来。方岩是胡公的故乡,自宋高宗赐额建庙以来,胡公庙香火炽盛,当日我与同事前往,车还没到山脚下,在转弯处稍一减速,就有一帮老太太围上来,敲车窗,我当即摇下车玻璃,刚开了一条缝,成把的香烛已如飞矢,射入车内。无功不受禄,馅饼不会从天降,我只好一点点拾起,扔还窗外。
前座一毛头小伙,没注意及时退还,及至上山归来,车过此处,被老太太拦下,索要香 烛钱。看那样子,不给是不行的,不给是不诚心的,不诚心就是对胡公的冒犯。小伙子乖乖给了十五元。
看来主席赞胡公“为官一任,造福四方”还有欠缺,该再加两句:“市场经济、致富有方。”香火经济不说,光胡公庙里洗把脸冲下手,都得要五块钱。
皤滩的胡公庙,在盐贩叱咤风云的年代,也该是很风光的。盐贩们烧香是祈求保佑盐路平安打架包赢;妓女们烧香是祈求遇上一个恩主救她出火坑;老鸨当然是图个生意兴隆嫖客盈门。但我相信,如果胡公有灵,他会被这些香火熏得整日以泪洗脸的。
而此刻胡公庙的冷寂,却更真实。一个清廉勤政的高官身后,最合适的生存状态莫过于隐忍低调、市井乡村。
胡公庙里的杂物、木料是为重修而准备的。重修胡公庙是皤滩旅游开发工作的一部分。资金是财政贷款的。正月过后重修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看来,胡公也没有几天清静日子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