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新华网:天路上的人间奇迹——亲历川藏路上的三大工程
作者:admin 时间:2014-10-10 浏览数:0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徐 博 樊 曦 中国交通报记者 蓝 乔)60年前,11万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筑起川藏、青藏两条交通大动脉,创造了人间奇迹。此后,一代代筑路人将土路升级成油路,在大山中开凿隧道,在河流上架起新桥,使公路行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60年后,记者探访二郎山隧道、通麦大桥和雀儿山隧道,体验了这些人间奇迹的光荣与伟大。
二郎山:咽喉要道谱新篇
从四川盆地进入青藏高原,第一道屏障就是夹金山脉上著名的二郎山,在东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海拔从近500米陡升到3000米至5000余米。由于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交通运输极为困难。
老二郎山隧道2001年底通过竣工验收。时至今日,该隧道在日均4000辆的车流量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此,一座全长13.469公里的新二郎山隧道破土动工——新隧道将海拔从2200米降至1500米,即雪线以下,这将保障雅安至泸定“生命线”常年通车。
中铁隧道集团公司董事长丁荣富介绍,新二郎山隧道集中了各种隧道地质难题,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2013年初,二郎山隧道进口开挖不久就遭遇到软弱破碎带,既有瓦斯,又有大量涌水,极易变形塌方,被迫停工。面对各种困难,丁荣富前往工地指导,要求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实施标准化作业,以合理的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加强支护强度,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他鼓励广大参建员工发扬二郎山精神,顽强拼搏,再立新功。
中铁隧道集团新二郎山隧道项目经理冯志谦介绍,目前二郎山隧道已成功穿越3条断层破碎带,为今后通过类似断层破碎带积累了经验。施工就这样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截至2014年9月中旬,隧道开挖已突破6000米大关。
通麦:一桥架起跨天堑
屹立于西藏林芝地区帕隆藏布江上的通麦大桥,是川藏线上跨径最长的一座钢架桥,全长258米。因其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帕隆藏布大峡谷,而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驱车前来,驻足观光。
2000年7月,一场暴雨将川藏线318国道的咽喉——通麦大桥完全冲毁,进藏生命线陷入瘫痪!
为打通生命线,中铁二局五公司员工以当地藏胞为向导,穿梭于山壁悬崖间,不惜一切代价将机具设备运抵现场。高原寒、远征难,1000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足足走了两个月。
为力保工期,抢险队员克服恶劣气候,忘我苦战,几乎每天凌晨才回到驻地休息一小会儿,天不亮又上工地继续奋战。经过76天的不懈努力,通麦大桥终于提前15天胜利完工。
这座跨度不足300米的大桥破例获得自治区“优质工程”的殊荣。修建之初被定义为“临时保通工程”的通麦大桥至今依然服役川藏线。
雀儿山:“生命通道”勇鏖战
从成都沿国道317线前往西藏要翻越主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由于海拔高、地质条件复杂,这里被称作“川藏第一险”,翻山险路虽然只有20多公里,但过往司机却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
“我们盼着雀儿山隧道早日修通,因为每年这里都会发生交通事故,仅我认识的就有20多人在雀儿山老路上丧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门扎寺寺管会副主任桑登说。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项目建设面临三大难:一是冻土、通风、涌水、供暖等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二是建设物资远距离运输、机械设备高原反应难以保障正常施工;三是高寒、缺氧的极端自然环境挑战参建人员的身心极限。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雀儿山项目所有人员一方面积极适应极端的高原气候,项目加强人性化关怀,不断完善生活工作设施,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和职能培训,树立艰苦环境锻造坚强意志;另一方面,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将难题一一化解,打造重点工程铸建精品工程。
雀儿山隧道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闫平告诉记者,目前,雀儿山隧道主洞已掘进2819米,预计2017年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