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中国日报网: 中铁二局争分夺秒抢建石亭江大桥

作者:admin  时间:2010-09-10  浏览数:0


   [
提要]  ★戴上红袖章,醒目地亮出党员身份。“红袖章”不仅成为重建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参战队伍的精神支柱。20时,项目部先期到达的管理、技术人员伴着发电机轰鸣声,在重建现场召开动员会……  到22日中午,抢建局面迅速打开。
  亮点
★戴上红袖章,醒目地亮出党员身份。“红袖章”不仅成为重建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参战队伍的精神支柱。
同样是32米箱梁,7孔桥墩,同是中铁二局承建。当年从开工到完工用时26个月,而这次必须在60天内完成重建。在暴雨袭击下垮塌的宝成铁路复线石亭江下行大桥的“重生”过程令人瞩目。
  运筹帷幄,争分夺秒打抢建组合拳
  石亭江大桥重建工作需要先对旧桥体以及其他附属物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在原址修筑一座全长264.6米的全新桥梁。为重新建好大桥,中铁二局两次请战,负责受损石亭江大桥的拆除及重建工作,工期60天。
  中铁二局如何在60天内运筹帷幄?
  一套组合拳迅速出击:8月20日凌晨5时,中铁二局宝成铁路石亭江大桥抢险重建工程指挥部成立;6时,公司桥梁技术专家云集德阳,紧急制定施工组织方案;12时,300余名员工、60余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到达现场,开始对旧桥体进行拆除作业;14时,一份具有可操作性、比较周全、详实的方案成型;18时,21顶帐篷分三纵排开,临时指挥部现场指挥;20时,项目部先期到达的管理、技术人员伴着发电机轰鸣声,在重建现场召开动员会……
  到22日中午,抢建局面迅速打开。石亭江两岸插着“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牌子,“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鲜艳夺目,100余台机械设备,500余名施工人员在工地上穿梭。9月1日下午,在施工现场召开的创先争优推进暨抢建宝成铁路石亭江大桥誓师大会将抢险大战提速。
  党员手臂上戴着红袖章,一眼就能看出来
  中铁二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好先进作用,才能激发全体参战人员高昂士气和信心。共产党员手臂上都戴着红袖章,一眼就能看出来。
  抢建工作前期,办公生活条件均不具备。没有住房、没有食堂,暴雨天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许多人持续两三天没有休息,有的仅仅靠着坐椅眯上一小会。在最困难的时刻,“红袖章”经受了考验。“戴上红袖章,就醒目地亮出了党员身份,就必须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红袖章不仅成为重建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参战队伍的精神支柱。项目部其他员工无不竖起大拇指:“关键时刻还是党员动作最快,吃得苦”。
  共产党员、项目经理杨忠波被人称为拼命三郎,白天马不停蹄地在南北岸3个工点连轴跑,早晚还要主持交班会。一天下来,他的声音哑了,胳膊酸了,腿肿了,趴在桌椅上打个盹就算是休息。他感慨地说:“人生能抢几回险,这么重的担子给我,我一定不辱使命。”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马永林负责便道、临时板房建设和进场人员吃住等后勤保障工作。为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吃住问题,马永林连续4天没有休息。眼镜摔坏了,用一根细绳套在耳朵上;喉咙喊哑了,把人扯过来贴着耳朵说。他拼命工作,硬是组织工人在4天之内搭建好了1000平方米的板房。
  老党员罗义胜带领班组鏖战两天两夜,保证了石亭江大桥第一根桩基及时开钻。领工员、预备党员蒲仁平正在中老(挝)边境查看场地,接到任务后立即驱车600公里,然后换乘飞机,当晚12时前赶回。领工员、共产党员蔡勇4天之内只休息了不到2个小时。他轮休回家,澡还没洗完,工地上来电话,又马上返回工地。他说,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腾飞大道99号 邮编:610091 电话:028-61679233 邮箱:cregc5th_sc@163.com 版权所有 © 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05009420号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