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铁道建设报: 鹏城鏖兵 攻无不克

作者:admin  时间:2010-06-07  浏览数:0

——公司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建设纪实


    2010年6月5日,经过3年多的拼搏,由五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五号线5305标主体结构工程初步交验。这是五公司参战员工在深圳地铁建设过程中栉风沐雨、奋力拼搏,顶住了工期、安全、技术、拆迁等巨大压力,继兑现2010年“2·28全线洞通”目标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
  3年鹏城鏖兵,五公司全体参战员工将激情奉献给深圳人民,用汗水体现生命价值,以业绩维护企业诚信,再次在这块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书写了“深圳速度”的新篇章,充分展示了五公司这支“铁军劲旅”的亮丽风采。
群力扫障碍
  作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配套项目,深圳地铁5号线备受国家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中国中铁总公司的高度重视。建设好地铁5号线,既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也与中国中铁的声誉和市场休戚相关。五公司承担了总长度5839米,含四站五区间的工程任务。为了在群雄逐鹿中斩关夺隘,五公司优选具有丰富地铁施工经验的副总经理何泽刚任项目经理、谭勇任专职党工委副书记、付艳军任总工程师的项目班子,并选派62名党员、抽调160多名管理人才,组成5个“架子队”,带领2000多名作业工人挥戈上阵。
  2008年初开工伊始,项目部遇到的头号困难就是征拆工作!2010年“2·28全线洞通”的工期目标关死,征迁工作是制约工期的重中之重。5305标地处布吉商业繁华的交通要道吉华路上,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地下管线110多条,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株苗千金,寸土万两,而工期又是铁定的,征地拆迁成为制约施工的“拦路虎”!为了尽快打开施工局面,项目部一方面通过开展“全员搞征拆”、将征拆实绩纳入工段考核与收入挂钩、设置征拆工作联络点、兑现村民的合理要求、争取政策支持等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拆迁工作的推进;一方面,以施工促拆迁,以拆迁保施工,做通一点,拆迁一点,开工一点,努力形成一种紧迫态势,争取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谭勇更是一马当先,率领党员干部展开“保生产、保安全、保交通、保工期”的协调活动。他们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街道办、村委会联系沟通,不怕冷遇白眼,不怕拒之门外,一家一户地做工作,一门一铺地做解释,一段一处地协助交管部门疏解交通。项目部领导和党员干部们的辛勤耕耘,终于打开了局面。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们与村民直接沟通二万多人次。对项目部的征拆工作,深圳市轨道交通办领导颇为感慨地说:“你们中铁二局有能耐,把布吉那个地方的征地拆迁搞下来了,换任何一个单位去,不知还要生出多少枝节啊!”
智慧拔头筹
  由唐志军任工段长的一工段承担着坂(田)杨(美)区间和杨美站工程,此段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拆迁难、工期紧、地质复杂、突泥涌水。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唐志军按照项目部的部署,带领员工与各方面沟通联系,终于在2007年12月上旬拆迁到位,2008年1月20日率先破土动工,并在全线第一个竖井到底,为其它工段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但是好景不常,在经历了前几十米开挖进度的高歌猛进后,问题开始接踵而至:丰富的地下水导致突泥涌水、小坍小塌频发,隧道开挖举步维艰,单口月掘进速度只有10米左右,安全文明施工也是难上加难,更让人揪心的是工期还被亮“黄牌”。真可谓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怎么办?经过多次技术讨论后,项目部认定要抢进度、保安全,就必须要先做好“止水文章”。于是,他们增大降水井孔径、缩短降水井间距、增加一排降水井并提前降水,指派经验丰富的领工员管理专业降水队。这五项措施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令人头疼的“水龙王”终被降伏。而后,隧道日开挖进度始终保持在2米左右,最高达3米。同时,隧道内干爽整洁,布鞋可行,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2008年10月,坂杨区间成为深圳地铁5号线首批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唐志军科学地组织施工,合理地调配人力,带领员工们乘胜挺进,2009年4月9日,坂田站至杨美站区间隧道左线提前51天贯通;2009年5月5日,右线贯通,较节点工期提前近3个月,是全线第一个双线贯通的矿山法施工隧道。
  坂杨区间也成为中铁二局在深圳地铁5号线的一个形象窗口,接受着各级领导的检查与褒扬。
科学保安全
  长龙站位于布吉镇吉华路上,周边楼房高耸,路上车行如流,街道行人如蚁,比邻布吉中学,地质为1级围岩,非爆破难以施工。可爆破点最近的距建筑物仅3米,最远的也不过8米。如何控制飞石、震动、噪声、冲击波、扰民及环保,成为项目部施工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要搞好爆破,关键是要把钻孔、药量、起爆、防护等因素进行科学匹配。负责施工的五工段段长宋官平和工段总工程师蒲安国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爆破方案研究,寻求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精心制定出的长龙站《深基坑爆破专项施工方案》,一次性通过了深圳市公安局和深圳市爆破协会及爆破专家们的评审和论证,取得了《爆破工程行政施工许可证》。同时,为优化爆破方案、提高爆破效果,他们先后7次修改和调整爆破设计参数,使平均装药量达150至160公斤,石方爆破量达450至500立方米 。其装药量、爆破量均创下深圳市同类爆破的新水平,可爆破的震动、冲击波、噪音、扬尘则要远远小于或等于国家每秒5厘米的标准,达到每秒0.7至0.5厘米,并最终控制在每秒0.5厘米的参数上。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对爆破施工点的四周进行严密防护,用钢丝网加竹夹板封住开挖口,确保了无飞石、无扬尘、不扰民。真正做到了“百姓不知地下事,于无声处听惊雷”!正是由于他们《深基坑爆破专项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所采取的小规模、微震动、毫秒微差浅眼台阶爆破,把爆破对环境的危害等降到了最小。所以,施工期间的成千上万次大小爆破,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也无一次投诉,被深圳市公安局称为“城市爆破的奇迹”!而“小规模、微震动、毫秒微差浅眼台阶爆破法”,还被业主在深圳地铁5号全线推广,蒲安国撰写的《城市密集建筑群深基坑土方爆破》的技术论文也已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
     丰富的地下水,成为地铁隧道渗水的隐患源,而隧道防水必须保质5年。针对项目部的具体情况,经理何泽刚考虑到长达5年的保质期和外请专业公司治水的昂贵代价,决定成立专业队伍,掌握堵漏、注浆工艺,进行科学治水。他挑选颇有敬业精神的工程部长刘小剑负责治水队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经过几个月的探索与实践,治水队不但掌握了注浆的科学配方和操作工艺,而且优质地完成了全线85%的治水工作。
技术保工期
  深圳地铁项目凸显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工法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说是地铁工法的演示场,除了盾构机以外,所有的施工手段都用上了:环形台阶、CRD工法、偏洞法、盖挖顺(逆)作、双侧壁法、临时中隔墙法、三台阶法等等,尤其是留(仙)西(丽)区间短短100多米线路就设计有标准单线单洞断面、双连拱、不等跨双连拱、双线单洞等10种断面,可见施工之复杂。项目经理何泽刚说:“为了项目部的施工方案,我们绞尽了脑汁。”
  处于布吉镇商业中心吉华路的下水径站及上(水径)~下(水径)区间基坑全长1091.5米,初步设计采用盖挖顺筑法施工,为保证交通不断道,需进行6次交通疏解倒边施工。施工需拆除的管线(道)110多条,其中9条需悬吊保护,浇筑、拆除临时盖板25000平方米,架设、拆除钢支撑7000吨,土方开挖50万立方米,且施工都是在盖板下与钢支撑架设交替进行,难度极大。封闭吉华路将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频繁的交通疏解势必加剧拥堵,还要加大投入,而2008年10月底此处才达到全面开工条件,与最初的工期策划相比已滞后约6个月之久,成为全线工期的“拦路虎”。
  怎么办?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对工程施工难、前期工程滞后的影响,熟悉地铁施工的五公司人早有准备。早在2008年初进驻现场后,以何泽刚为首的公司地铁施工精英就对各工点的重点、难点进行逐一分析、讨论并寻求对策。针对下水径站及上下明挖区间施工面临的特点,何泽刚、付艳军等项目总体策划人对该工点进行了多次研究,提出了交通疏解方案由6次变更为3次、地铁施工方案由临时盖挖顺筑法变更为永久盖挖逆筑法,并根据前期工程工期滞后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变更方案。通过近二十次会议及会下的无数次沟通协调,先后征得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设计院、中铁南方公司及地铁公司等10多家单位、二十多个部门的同意,历经3个月,于2008年6月20日通过了地铁公司技术委员会的最终审查。施工方案变了,交通疏解次数减少了一半,方便了群众,同时减少工序转换时间,节约了工期;临时盖板、钢支撑无需施工,土方施工时没有钢支撑的干扰,工效大大提高;结构板的及时施作,降低了基坑深度,降低了基坑安全风险。完成方案变更后,项目部迅速掀起大干抢工高潮,这个全线最晚开工的工点不仅顺利地抢回了被蹉跎的180天,还较“2·28”的关门工期提前数天达到铺轨条件。此外,五公司管段所有主体结构工程,也于6月5日全部通过初步验收。
决心保大局
  为确保全线工期,中国中铁于2009年3月决定将兄弟单位的留(仙)西(丽)区间任务调整一部分由中铁二局和另一兄弟单位承担。而此时公司完成自身任务已感困难,实在无力再接手新的工程,但总公司领导的信任和企业诚信使何泽刚不能推却。为了深圳地铁的大局和中国中铁的信誉,他咬紧牙关,下决心接下了691双线米隧道任务,并于3月23日当天,抽调主管生产的常务副经理刘瑞斌担任工段队长(后为副经理唐志军),带领精兵强将赶赴现场进行交接。4月7日,沉寂已久的留西区间1号竖井机器轰鸣,实现复工。2009年5月,中国中铁再次将兴东站至留仙洞站区间隧道 172双线米划出交公司施工。两次调整共有隧道作业863双线米。
  刘瑞斌、唐志军到现场后,研究了地质结构,仔细分析兄弟单位开挖艰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降水效果差。于是,他们首先加大降水力度,每隔8米挖一口降水井,并定时定量定阶段降水,从根本上解决开挖难的问题。其次,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处理好村民、特别是敬老院老人阻工问题。他们在敬老院四周及隧道两旁打了800多根旋喷桩注浆形成止水帷幕和回注地下水的办法,解决了敬老院及村民房屋沉降的问题,安定了200多位老人和周围村民的心,排除了施工干扰。三是增强管理力量,一个不足亿元的工程,竟配副工段长4人,其他管理人员33人。并以定人定点的办法实行责任承包,谁抓不上去就拿谁是问。四是采用深孔注浆、超前小导管、型钢拱等办法解决软弱地质段问题,确保安全,加快开挖进度。五是增加竖井、工作井、横通道等多种方法,将工作面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4个。五条措施,条条见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2009年二季度考核中,该工点受到中铁南方公司的表扬,奖励30万元。
  靠着所有参战员工的顽强拼搏,他们不仅破解了留(仙)西(丽)区间、兴(东)留(仙)区间的施工难题,追回了滞后的工期,而且顺利实现了业主指定的关门工期,为铺轨提供了条件。

            
长龙站顶板钢筋绑扎                           上水径施工场景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腾飞大道99号 邮编:610091 电话:028-61679233 邮箱:cregc5th_sc@163.com 版权所有 © 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05009420号

手机站